在我们的印象里,珊瑚是通常摇曳在神秘的海底,即使是普通的珊瑚礁也要在海岸才能看到。天下真是无奇不有,长在陆地上,在树上“种”出来的珊瑚,你可见过?它可不像貌似植物却是动物的海底珊瑚那样令人迷惑,而是真正的植物,属于忍冬科,荚迷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.核果为椭圆形,初为橙红或深红色.远望恰似珊瑚串珠,故名珊瑚树。在炎炎的夏日里,红果累累的也只有它的珊瑚珠子了,这真是大自然对它的垂青。其实,珊瑚树的花也不俗气,春日里小巧玲珑的白花挂满枝头,将整棵树装点的如银妆素裹,颇有春日飞雪的风情。
珊瑚树,又名法国冬青,枝干挺直,树皮灰褐色,具有圆形皮孔,叶对生,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,表面暗绿色光亮,背面淡绿色,终年苍翠。圆锥状伞房花序顶生,3~4月间开白色钟状小花,芳香;花退却后显出椭圆形的果实,初为橙红,之后红色渐变紫黑色,形似珊瑚,观赏性很高。珊瑚树的价值不仅在于芳香的花朵和珊瑚状的果实,在园林工作者眼里,它更是一种良好的生态公益林树种。它全年常绿、枝繁叶茂、青翠浓郁、其次它耐火力强,对多种有*气体有较强的抗性,具有较好的吸尘作用;再加上它适应性强,喜光亦耐阴,根系发达。近年来,已成为造林绿化的新宠,在很多园林造景、公共绿化、道路绿化,防火林中都有它的身影。
别看它叫法国冬青,可它原产于我国,在日本、朝鲜也有分布。喜欢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,较耐寒,稍耐阴,在肥沃的中性土壤中生长最好。
观赏地点:热带雨林温室
小故事
王恺争豪
石崇与王恺争豪,并穷绮丽,以饰舆服①。武帝,恺之甥也,每助恺。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,枝柯扶疏,世罕其比。恺以示崇,崇视讫,以铁如意②击之,应手而碎。恺既惋惜,又以为疾己之宝,声色甚厉。崇曰:“不足恨,今还卿③。”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,有三尺、四尺,条干④绝世、光彩溢目者六七枚;如恺许比⑤,甚众。恺惘然⑥自失。
(选自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)
①舆服:车辆、冠冕和服装。②铁如意:搔背痒的工具,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,供观赏。③卿: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。④条干:枝条树干。⑤如恺许比: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。⑥惘然:失意的样子。
节能
5年前开门迎客、16层、56米高、投资万建造的重庆渝西会展中心,设有10余会议中心和票务、商务、保健、娱乐、运动等多功能,5年来一直是永川行*接待中心。该会展中心去年10月被当地一位个体老板花万元收购,为了“在年底前,向父老乡亲献上‘最高档、最美丽’的花园酒店”,该会展中心已于近日顷刻间成为了一座废墟。
作为西南控制爆破技术拆除的最高城市楼宇,“西南第一爆”的确完成得干净漂亮。尽管如此,人们仍然对此感慨叹息,但老板却丝毫不感到可惜。
将投资万建造的会展中心炸掉,重新建造起五星级酒店,这其中究竟会产生多少经济效益,我们不得而知,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,一座本来美轮美奂的永川标志性建筑就这样变成了废墟,万元的巨额投资变成了一声闷响——这事怎么看都会让人感到不是滋味。
其实,建造五星级酒店并非像老板所说的那样非此地不可,所谓的“风水宝地”之说显然也不能作为炸楼的充足理由。笔者认为,老板的炸楼重建仍然逃不脱大款们夸财斗富的恶俗心理,这让我想起了西晋的石崇打碎斗富对手王恺珊瑚树的故事:
西晋时权臣王恺为了和石崇斗富,请王崇和一批大臣来家吃饭,席间亮出一株二尺高的珊瑚树,大臣们惊叹不已。石崇却在一旁冷笑,取过一支铁如意,将珊瑚树敲碎,并命家人搬来几十株珊瑚树,其中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,大的竟比王恺的高出一倍。王恺这才知道比不过石崇,只得认输。
其实,炸楼老板的心理与当年的石崇一样,这座气势不凡的会展中心就是别人宣示的“珊瑚树”,它再怎么富丽堂皇也不入老板的“法眼”,于是他就将它“敲碎”,重新再造出一个比这更加气派的“珊瑚树”来。这样一来,所有的人也就只有惊叹的份了,而今天的“石崇”则显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。
近段时间以来,就在*中央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之下,大肆铺张浪费甚至糟蹋物质资源的事件竟然不时发生,这些事件的主角们大都抱有同样的心理:玩的就是心跳,露的就是这个脸,收获的就是这种惊叹。我花钱了,我愿意这样做,“我的地盘我作主”,管得着吗?
看来,建设“节约型社会”不能仅仅是一种号召,更应该上升到一种制度性契约的高度上来,让浪费者受到外在的规则制约甚至是惩罚,否则,“石崇”们还会“敲碎”更多“珊瑚树”的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